毛竹在我国的分布是非常广泛的
结构用毛竹可以在中国南方各地种植。一般4 ~ 6年就能完成。毛竹直径10 ~ 15 cm,中空管状,内部有横膈膜,壁厚约为直径的1/10。竹茎有节,节距从根到尖随着直径的减小而增大。竹子的强度主要由管状纤维支撑。一般三根纤维形成束,称为维管束。从竹壁内部到竹青外部,维管束逐渐变得密集。
竹子在生长过程中,在风的作用下可以认为是悬臂梁,类似于树干。为了适应任何方向的风,树干是圆的,但管状截面比树干好。材料集中在外部受力,竹接头横膈膜作为加劲肋,保证局部稳定。随着管壁从内向外应力的增加,维管束变得致密。
采用无接缝竹墙试样的相似试验方法,对伊春海林毛竹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,并与云杉鳞片进行了比较。除毛竹的抗压强度仅为青海云杉的1.5倍外,其他3种强度均为2倍,但弹性模量略低。自然缺陷如节、斜纹等对木材强度影响较大,但竹结提高了抗压和抗剪强度,仅沿纹抗拉强度因竹结而降低30%左右。所以竹墙的可用强度远高于木墙。竹子不像木材那样容易再加工。结构通常由整根竹子制成。但全竹截面有限,承载力有限。